2014-07-18 14:45:36
一、香港购物中心的经营
香港购物中心以餐饮聚集人流,主力店分散佈局,业态混业经营,同时餐饮娱乐化、观赏娱乐化。
1.以餐饮聚集人流
美食在香港购物中心佔有重要的比例。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香港购物中心中,餐饮平均占到香港购物中心总承租面积的25%以上。
香港购物中心的餐饮业态
餐饮分点分层,购物中心中餐饮一般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多点多层,充分实现餐饮功能的休闲化。除了在一个固定的区域设置美事广场外,同时在多个楼层设置风味餐厅,在每一层都设有饮食、休闲的场所。这样佈置既可带动人流,同时,从功能分区来看,这也是一种更细致、更人性化的安排。
2.主力店分散佈局
香港购物中心不让主力店佔据一整层的面积,而是要让它同一店铺多层分佈。例如,又一城的AMC电影院颁佈在三个层面、海港城的”连卡佛“分佈在三个层面、太古广场的”生活创库“分佈在四个层面。
3.混业经营
混合经营
香港购物中心平面商业分佈不设商品专属区,而是实行混业经营。商业业态经营区域的划分,主张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大都采用混业经营与分区经营并轨的方法。即在大的类别和大的经营品种上,划分一条基本的界线,以区域和经营层及作为划分。在这一前提下又采用比较灵活的、适应变化的、相对松散的混业经营方法。
4.餐饮娱乐化、观赏娱乐化
又一城的熘冰场
例如,香港某些购物中心将餐饮场所设置于熘冰场上空,推动娱乐观赏化、餐饮娱乐化又一城的真冰熘冰场设置在中央挑空空间的下方,其上面是三层环绕中庭的商业街道,并且都在沿熘冰场的边缘位置配置了餐桌,提供餐饮。
二、香港购物中心共同点
1.都市综合体的开发模式
与城市公共交通接驳,结合街区、地铁,吸引流客消费;开发配套专案,结合写字楼、酒店建设,把握驻客需求。
2.立体交通、立体人流
根据地形巧妙设计动线,营造移步换景的视觉感受;多中庭的构造、弧线形的动线设计、多层停车场的配置、或错落或楼中楼的电扶 梯等等,体现出立体的流动空间,改善了交通便捷度,也增进了逛街乐趣。
3.商业功能多元化
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社会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并且主题定位鲜明;多配置真冰滑冰场,并将餐饮场所设置于滑冰场上空,实现餐饮娱乐化、娱乐观赏化;充分利用各个公共空间,通过企划美陈佈置、设施设备运用表现商场的定位主题或行销主题,空间美感与商业效益双丰收。
4.通过建筑设计强化商业表现力
建筑设计噱头强化了特色主题定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吸引眼球,扩大了商业表现的张力;大胆的场地功能规划与通过一些设施设备功能的合理运用有效弱化楼层概念,刺激人流上行,提高非首层空间的商业价值。休闲体验也通过设计表现充分融入购物行为中。
三、香港购物中心启示
1.定位
定位决定内涵,应根据立地条件与竞争性专案错位经营;主流商业区的购物中心在定位上更考究档次与相应的品牌结构,而非主流商业区的购物中心在定位上应倾向主题性的发挥,如郎豪坊以时尚潮流主题定位。
2.商业功能
应满足顾客多元化的消费需求,集购物、娱乐、文化、休闲、餐饮、社会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商品组合应当具有较好的宽度和深度。宽度体现为业态的丰富度,深度体现为品类的差异化。
3.业态规划
实行品类协同、混业经营的规划方针,平面商业分佈未必要设品类集中区,让顾客购物充满偶然性与随机性,充分体验“逛街”的乐趣;每层均可设主力店或次主力店,并且都要具备或大或小的餐饮娱乐功能,实行多点多层的餐饮功能安排,实现购物中心的休闲化。
4.配套设施
都市综合体开发概念的崛起,即要求商业地产的开发不仅著眼于一般购物和休闲功能的实现,还应结合酒店、写字楼、公寓或其它社会公共设施的开发,创建完整的商业生态。
5.建筑设计
动线是购物中心设计的灵魂,动线可分为室内动线和室外动线两个部分;室内动线强调视觉空间和回转空间的营造,最好采取弧线设计,并且在主力店、次主力店与主动线的衔接上处理得当,达到人流共用的目的;核心是引导人流上行,增加逗留时间,并避免死角形成。组织方式有:多中庭组合、楼中楼电梯、交错扶梯、行销空间设置等;室外动线应结合城市交通规划组织,让城市交通在购物中心内得以延续。核心在于吸纳人气,便利地将人流引入场内。组织方式有:与公交(巴士、地铁)场站接驳、封闭人行天桥连接、多层停车场佈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