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nts & News

香港国际学校学额持续增加

2014-04-22 10:10:44


【大公报讯】教育局首席助理秘书长(基础建设及研究支援)钟韵妮在教育局专栏撰文,指出国际学校学额由2000/01学年的29740个,增加逾30%至2013/14学年的逾39680个。不过,2016/17学年全港仍将欠缺约4200个国际学校小学学额,故当局本月初已分配三所空置校舍发展国际学校,预料在该学年可增加1150个小学学额和210个中学学额。

钟韵妮在教育局网上专栏“局中人语”撰文指出,政府透过分配空置校舍和全新土地,使国际学校学额由2000/01学年的29740个,增加至2013/14学年的39680个,增幅超过30%。2013/14学年约有35580名学生就读国际学校。

小学学额将欠4200个

钟韵妮引述政府委聘的顾问研究结果,指出到2016/17学年全港将欠缺约4200个国际学校小学学额。教育局为解决这问题,已在2013年4月进行第一阶段工作,分配三所空置校舍发展国际学校,预计在2016/17学年新增1150个小学学额和210个中学学额。此外,在顾问研究完成后,哈罗香港国际学校亦已于2012/13学年开学,在本学年提供440个小学学额和390个中学学额。

钟韵妮表示,教育局已在南区、西贡及大埔物色两所空置校舍及三幅全新土地,并于3月31日邀请意向表达,预计以上措施可在2016/17学年或之前减少小学学额短缺至1500个以下。当局会定期委聘顾问监察未来国际学校学额的供求情况,下一轮研究将在本年稍后展开。

针对坊间有声音指个别国际学校取录的学生有80%为本地学生,钟韵妮表示,根据局方学生人数统计调查,并无任何国际学校有这种情况。她表示,现时在国际学校就读的学生中,85%持外国护照及被界定为非本地学生。在私立独立学校就读的学生中,87%为香港永久性居民。

对于有意见认为教育局应提高国际学校的非本地学生比例至90%,或采用新加坡政府禁止该国公民入读国际学校的制度,钟韵妮指出,基于香港独特的歷史和发展背景,回流家庭的子女或在本港定居的海外家庭可能同时拥有香港永久性居民及海外公民的身份,纯粹基于这些儿童的种族或居民身份而判断他们毋需入读国际学校的想法是片面的。另外,如本地家长愿意承担相关的费用,安排其子女在公营学校体系以外的环境学习,政府必须尊重他们的决定,亦须维护他们选择学校的自由。